鸟类大家都很熟悉,就算是在城市中也能经常看到天上飞过的鸟、树下觅食的鸟和偶尔在阳台外面筑巢的鸟。
现存的鸟类有擅长飞行的,有擅长跑路的,也有擅长游泳的,但无论会飞不会飞,鸟类的四肢都在长久的生存道路上进行了特化,前肢演化成了翼(几维鸟除外),后肢则是主要的站立支撑点,虽然有些鸟的腿部力量很弱,但脚还是都有大用处的。
如果需要攀爬树木或其他地形、物品的话,绝大多数鸟类都是靠双脚进行的,有些鸟类还擅长用喙作为辅助来进行攀爬。
在介绍麝雉的独特之处以前,我们按照老规矩先简单了解一下这种并不怎么出名的鸟类。
麝雉Opisthocomus hoazin,在鸟纲中单独占据一个目,即麝雉目Opisthocomiformes。最早(十八世纪)麝雉是被分在鸡形目、雉科、雉属的,因为它的外形和许多行为都跟雉科鸟类比较相似。
后来研究学者们又觉得麝雉跟鸠鸽科的鸟类更像,再后来经过对麝雉雏鸟的研究发现其许多特征跟蕉鹃类似,又认为麝雉其实跟蕉鹃是亲戚。同时还有学者认为麝雉跟杜鹃科的鸟类有亲缘关系。
你看,雉科是鸡形目,鸠鸽科是鸽形目,蕉鹃是蕉鹃目,杜鹃是鹃形目。
经过反复折腾之后,直到2004年,鸟类分类学根据当时最新的基因测序方法进行了大更新,人们才基本确认了——麝雉跟现生任何鸟类都没有近缘关系,应该在鸟纲下单开一个目,于是麝雉这一单型种就独占了目、科、属、种四个基础分类单元。
但是这还没完,学界对麝雉的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2015年,研究学者对于麝雉的基因谱系学研究获得了重大成果,研究指出麝雉是6400多万年前非禽类恐龙大灭绝事件后,当时鸟类的祖先向另一方向单独演化的、目前已知的唯一幸存物种。
这也就解答了为何学界之前几乎所有对麝雉的研究和了解都迈进了不同误区、得出了不同的错误结论。
但学术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还在不断更新,所以目前的研究成果也不是绝对正确的。由于麝雉身上还拥有太多秘密,故而这一物种至今还是学界对鸟类进行研究的重要对象,特别是对于鸟类遗传学和鸟类祖先形态特征这一方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生所有鸟类都跟麝雉在几千万年以前就在演化道路上分道扬镳了,所以研究麝雉也只能在它们这一条分支上有所帮助,不代表其他鸟类也跟麝雉一样不走寻常路。
野生的麝雉分布在南美洲的中北部森林中,喜欢生活在靠近水域的位置。它们身长约60~66厘米,眼睛虹膜为鲜红色,面部眼睛周围为蓝色裸露皮肤,头顶有长而稀疏的羽冠,这些特征跟雉科的鸟类很像,所以也怪不得它最早被分进雉科里面了(早期的动物分类多建立在形态学上)。
麝雉的主要食物是雨林中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水果,基本不会主动寻找动物类的食物,顶多是叶子上有昆虫被麝雉一起吃下去。另外,麝雉的消化系统跟大多数鸟类都不同,它们的消化道前部有很多共生菌,用来发酵和分解植物,跟哺乳类的反刍动物有些相似。
中国的动物学者们在给动物定中文名时往往会遵循一些规则,名字里面带“麝”字的动物一般都会携带某种异味,麝雉也是如此,它们可以散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类似发酵多日的粪便,令人退避三舍。
目前的研究认为麝雉的臭味来源于麝雉食物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和消化道细菌进行共同发酵的结果,这种味道能让当地很多嗅觉型掠食动物放弃捕捉它们,也很少有人类敢吃它的肉(但还是有人因为羽毛而捕杀麝雉)。
麝雉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鸟类,每个群体中包含一对夫妻和几只年轻的后代。麝雉的雏鸟长大后会留在父母的巢穴附近居住数年,会帮助父母照顾新的雏鸟,也会担负起保护领地的责任。
说到麝雉的雏鸟,接下来重头戏就来了。前面说麝雉很与众不同,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吃过鸡翅的朋友们应该都见过,鸟类的尺骨和桡骨构成了食物界常说的翅中,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前臂;而腕骨往前则是腕骨,再往前出现分化,指骨高度愈合,只有两根长的指骨,一根在腕骨处分出,一根在掌骨末端伸出,没有指甲,这些部分在食物界统称为翅尖。
绝大多数的鸟类前肢骨都被肌肉、皮肤和羽毛包裹,从外面摸上去光光滑滑。但是麝雉的雏鸟是个例外,它们的两根长指骨末端都有尖锐的弯曲指甲伸出皮肤外面,具体见下图。
不过麝雉雏鸟翅上的指甲会随着年龄增长、羽翼丰满而自然脱落,所以成年的麝雉前肢并没有指甲。